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三箭齊發─人類火星探索之路

三箭齊發─人類火星探索之路

  • 04.08.2020

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美國的「毅力號」剛於7月底發射升空,現正以五萬公里以上的時速飛往火星。作為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先行者,美國早於上世紀60年代已成功發射探測器飛越火星(海員四號),在探索火星的技術及經驗上可謂一時無兩。不過,今年的發射窗口卻並非由美國獨領風騷,有兩個火星探測任務已先行出發,它們分別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希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

三個任務的內容和目標都各有特色。阿聯酋是人類太空探索的新晉,首次星際探索任務就選擇發射大氣探測器前往一億公里之遙的火星。這項任務其中一項特別之處在於其國際性,有美國大學參與建造環繞器,而發射則使用日本的火箭及發射中心(種子島宇宙中心),數據傳輸則倚靠美國太空總署的深空網絡。「希望號」通過選取前所未有的軌道環繞火星,取得火星不同高度的大氣層在不同季節和時間的氣象數據,有助科學家了解火星的演化,包括導致這顆紅色行星今天只有薄薄以二氧化碳為主要成份的大氣層和表面再沒有液態水的原因。

中國的首次火星探索任務亦隨著「天問一號」於7月23日由長征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而開展。「天問一號」的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項任務。巡視器其中一個主要任務是通過雷達探測地底下有否水分,亦即間接探究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複雜的任務背後,香港的科研團隊亦有參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容啟亮教授和他的團隊所研發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搭載於著陸器外層,所蒐集的資訊對巡視器在著陸前後能否順利活動至為重要。

成功發射升空只是這些任務的第一關,如旅途順利的話,三個火星探測器都預計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我們期望這些任務能為人類在探索太陽系的旅程上得到更多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從而對行星的演化、生命的誕生以至人類可否移居到其他星球等課題踏出關鍵的一步。

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

Web Content DisplayWeb Content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