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内容顯示
1610年伽利略透過望遠鏡觀察木星,發現三顆排列在木星兩側的明亮星體,起初認為它們只是偶然排列。第二晚,伽利略再次觀測木星,那三顆星位置有變。兩日後,他看到了第四顆星。連續幾晚觀測木星後,伽利略意識到光點是木星的衞星,從而推論出並非所有天體都圍繞地球運行。為紀念伽利略的發現,這四顆衞星被稱為「伽利略衞星」。
最近,兩位英國學者研究水熊蟲抵禦撞擊的能力。他們將兩至三隻冷凍後隱生的水熊蟲(品種為Hypsibius dujardini)放入尼龍彈殼,並以氣槍發射到約半米以外的沙粒目標。
尋晚大家見唔見到希臘神話中代表戰神嘅火星、愛神嘅金星同埋狩獵女神嘅月亮喺黃昏西邊天空聚集呢?錯過咗唔緊要,小編貼返尋晚野生捕獲佢哋嘅相俾大家睇吓啦!
上月,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的研究生津久井崇史 (Takafumi Tsukui) 和他的導師井口聖 (Satoru Iguchi) 教授發現最古老的螺旋星系BRI 1335-0417,並於《科學》期刊發表。
圖中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一個超新星殘骸,它位於距離我們約20萬光年遠的小麥哲倫雲星系內。在宇宙的尺度來說,這顆超新星算是離我們相當之近。天文學家估計該超新星約在1,700年前出現,當時在南半球地區用肉眼應該也能看到它。
不經不覺美國太空總署的探測車毅力號已到訪火星將近兩個地球月!而最近它的拍檔無人直升機獨創號也由毅力號車身移至火星表面,準備於4月11日前後試飛,嘗試在火星上飛行和偵察,為未來的行星探索鋪路。
你們身邊有醉心天文觀星的女性朋友嗎?從古至今,國際間赫赫有名的數理天文學者均以男性居多,但偏偏有位生於清代的女科學家憑其對數學及天文的研究及著作而受國際注目,她就是王貞儀。
大家還記得去年年中出發往火星的三個探測器嗎?它們分別是中國的「天問一號」、阿聯酋的「希望號」和美國的「毅力號」。經過約7個月,超過4.7億公里的太空航行,它們終於接近火星了!
我們的宇宙約在138億年前誕生,各個我們認識的天體在隨後的漫長歲月中陸續出現。理論上,質量龐大的緻密天體應該需要一段甚長的時間才能出現。近日,天文學家發現有一個高質量類星體在宇宙誕生後約6億7000萬年就形成。
說起木星,你會想起它的哪些特徵呢?木星的大氣層有相當多的大氣現象,包括一些不穩定的雲帶、旋渦、風暴和閃電等。美國太空總署於2011年發射探測器「朱諾號」前往木星,並在2016年開始近距離拍攝木星的大氣照片,令我們能一睹木星的大氣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