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内容顯示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的團隊在今年6月初宣布,無人探測器「隼鳥2號」於2020年從小行星「龍宮」帶返地球的岩石樣本中,發現了超過20種氨基酸,是首個在地球以外存在氨基酸的證據。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亦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成分。雖然科學家曾經在隕石的樣本中發現過氨基酸,但卻無法判斷這是否因受到地球的地表污染所致。對科學家來説, 這次發現無疑是生命起源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工程師發現韋布望遠鏡的鏡瓣上月(5月)尾被微流星體撞擊。幸好,團隊經過初步評估後,確認韋布的狀態仍然超卓,證明微流星體的撞擊不足以明顯影響韋布的觀測質素。事實上,韋布遲早會受微流星體撞擊。雖然我們不能派員維修,但工程師可以遙控調整受損鏡瓣的位置,減少影響。
「邵逸夫獎」於2002年成立,並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數學科學,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
上星期四(5月12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將位於銀河系核心的超級黑洞(人馬座A*)的剪影成像公諸於世,是繼2019年發布的M87*超級黑洞剪影成像後,人類史上第二批黑洞「寫真」。
3月的「三星伴彎月」和4月的「四星伴彎月」或許因為天氣未如理想,大家都被迫錯過了。唔通…真係「睇星先嚟落雨」😥…唔會嘅,小編相信希望在明天💪🏻💪🏻💪🏻。在晴朗夜空下,無須撲飛,5月25日至27日日出前可以睇到另一場的「三星伴彎月」!
大家仲記唔記得2019年4月的一個晚上,「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計劃發布的超大質量黑洞「成像」?這次發現是人類史上首次「看」到黑洞,既是學術界的大事,同時大眾也發揮創意,將黑洞描述成🐱眼等有趣圖案。
後日(4月21日)大家就可以回到戲院看電影,小編很期待呢~~更加期待的還有「天空」戲院。始於3月下旬的連環行星事件中最熱鬧、最星光熠熠的一次 ─「四星伴彎月」,將會於下星期黎明時份於天空上映。
雖然我們很久沒有離開香港去旅行,但人類原來也差不多50年未有踏足月球!最近美國太空總署(NASA)就打開了一份珍藏多年,由對上最後一次載人登月飛行任務-1972年阿波羅17號帶回地球的「手信」,以準備下一趟登月之旅。
哈勃:📞喂,係咪維修中心呀?我有嘢壞咗,麻煩你派人嚟整。
👩💻:請問你過咗保養期未?
哈勃:雖然我已經31歲,但係保養書寫「終生保用」喎。
👩💻:明白,我先同你核對地址。
哈勃:我喺離地面大約547公里嘅近地軌道。
👩💻:無問題,我地聽日就可以派人👨🏻🚀到達維修。
👩💻:請問你過咗保養期未?
哈勃:雖然我已經31歲,但係保養書寫「終生保用」喎。
👩💻:明白,我先同你核對地址。
哈勃:我喺離地面大約547公里嘅近地軌道。
👩💻:無問題,我地聽日就可以派人👨🏻🚀到達維修。
「你快啲返火星啦,地球好危險呀!」
如果我們要逃離危險的地球,相信不少人會想到的「避難所」是我們的鄰居火星。其實,火星在中國古天文學上原是帶有不祥的意思;中國古時稱它為「熒惑」,取其呈橙紅的顏色熒熒如火...
如果我們要逃離危險的地球,相信不少人會想到的「避難所」是我們的鄰居火星。其實,火星在中國古天文學上原是帶有不祥的意思;中國古時稱它為「熒惑」,取其呈橙紅的顏色熒熒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