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90
自古以來, 彗星都帶給人類神秘莫測,望而生畏的感覺。1910年的哈雷彗星回歸,地球被推算出會通過長達2,500萬公里的彗尾,由於當時的天文科技對彗星成分仍未確知,曾引發一場大規模的末日虛驚。
今年是1994年休梅克 - 利維九號彗星撞擊木星的二十周年。時移世易,我們不單能正確計算出彗星的軌道,對彗星的物理、化學性質,甚至是它撞擊地球所造成的風險,已有更多的認識。
繼1986年和1997年與香港天文學會合作推出《彗星》一、二版後,轉眼又過了十七年,我們對彗星的認識與日俱增,而天文觀測的硬體、軟體和方法亦大幅改進。有見及此,香港太空館與香港天文學會再度攜手,重新編訂及出版《彗星》一書。
《彗星》第三版除了介紹彗星的形成、特性、觀測技巧及拍攝方法外,亦增添了不少全新編寫的內容,例如彗星軌道動力學、光譜觀測及彗星與生命的關係等,以供有興趣深入瞭解彗星,以及進行彗星觀測與攝影的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