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ntent Display

流星雨
選單
Web Content Display
2004年的獅子座流星雨,可謂平淡無奇,早前預計會在11月20日凌晨出現的高峰期並沒有如期出現。國際流星組織的初步結果顯示,流星出現率最高只有每小時三十多顆,屬於平常年分的水平。

圖中每點為半小時之數量
(未經修正之原始數據,只作參考之用。)
Web Content Display
2001年11月19日凌晨的獅子座流星雨,令香港及其它國家的市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這裡我們為大家綜合一下世界各地和香港觀測者所看到的這次流星雨現象。這次流星雨一共有兩個明顯的極大值。分別發生在北美洲和東亞地區。在美國和拿大等地的觀測者,在第一個極大值時每小時看見約500顆流星;而身處中國和其它東南亞國家的觀測者,在第二極大值時的一小時內更看到過千顆流星!

(注意數值為流星之出現率,並非實際個數)
香港位於這次獅子座流星雨的最佳觀賞位置,而且當晚天朗氣清,不少市民目睹了可能是一生中看過最燦爛的天象。但由於香港的光害始終太嚴重,無法看到像北京市郊那樣多的流星。
極大值前幾天晚上,偶爾還會有流星從獅子座飛出來,但數量不多,令人擔心極大值是否如天文學家所預測的一樣。但18日晚上,當美國成功觀測到第一個極大值的喜訊傳出後,彷如為東亞地區的觀測者打了一支強心針。果然,在香港時間19日凌晨0時許,隨著幾顆橫跨大半個天空的火流星劃破長空,正式為第二個極大值打開序幕。在凌晨2時15分左右,處於香港不同郊外地方的朋友,每分鐘都可看見七、八顆流星,有時甚至是同一時間看見五顆流星從輻射點向四周發射,即使是在燈火通明的市區,每分鐘看見兩、三顆流星也非難事。當中為數很多都是0等以下的火流星,而且還帶有顏色,不少人都看到流星「紅頭綠尾」的有趣現象,這為我們追查流星體物質的成分留下了重要的線索。
元 素 | 顏 色 |
---|---|
鈉 | 橙 黃 |
鐵 | 黃 |
鎂 | 藍 綠 |
鈣 | 紫 |
矽 | 紅 |
和1998年相比,這次流星雨的數量更多,火流星比例很高,但是光度高得可以照亮景物,帶有餘跡甚至有聲音的則明顯較當年少。錯過了今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最快要明年才能在美洲觀賞得到,可是當日正值滿月,相信不會及得上今年精采,之後每年獅子座流星雨會歸於沉寂(極大值只有每小時100左右),直至2032年。也許各位要再等33年,才能與獅王重聚了。

圖中每點為半小時之數量,由前15分鐘至後15分鐘
(未經修正之原始數據,只作參考之用。)
獅子山與獅子座流星雨 (經剪接影片)
日期: | 2001年11月19日 |
時間: | 香港時間2:00至4:00 |
地點: | 香港何文田 |
拍攝方向: | 北方 (畫面下方正中可看見獅子山) |
攝錄機: | 數碼攝錄機 (焦距4.2mm,對應於單鏡反光機的48mm焦距) |
拍攝模式: | 開首部份為正常模式,後半部則為夜視模式 |
拍攝者: | 葉賜權 |

從輻射點迸發而出的流星雨(9幅照片合成)
日期: | 2001年11月19日 |
時間: | 香港時間1:30至3:00 |
地點: | 西貢西灣 |
器材: | 120雙鏡反光機(焦距28毫米) |
底片: | ISO 400度彩色負片 |
曝光時間: | 每幅10分鐘(追蹤攝影) |
拍攝者: | 劉啟業 |